当前位置: 主页 > 生活秀 >

音乐能治病?妙用五音养五脏

2015-10-30 01:48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
音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五音的产生源自于生活,例如:“商音出西方”,即西部地区流行高亢的商音,那里的人普遍肺功能比较好;而在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,人们最常
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
音乐也能治病?妙用五音养五脏

  音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五音的产生源自于生活,例如:“商音出西方”,即西部地区流行高亢的商音,那里的人普遍肺功能比较好;而在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,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声音是耕牛发出的“哞哞”声,低沉如大地般敦厚。根据阴阳五行学说,通过对生活的质朴观察,人们总结出古代五声音阶“角(jué)、徵(zhǐ)、宫、商、羽”,认为其分属“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”,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“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”,并逐渐形成以五音来调节人体机能的音乐治疗。

  音乐治疗包括两大体系,一是主动治疗,即亲身弹奏乐器和吟唱。即使不懂乐理,只要锻炼自己按照一定的节奏敲打器物,同样可以起到主动治疗的作用。临床上使用这类方式治疗躁狂型精神病、抑郁症、老年痴呆症等疾病。另一个是被动治疗,即音乐欣赏。但并非所有音乐都能产生音乐治疗的作用,首先选取的音乐整体风格应该是舒缓的,音乐的情节性不能太强,其次是要保证一首乐曲的时间足够长,大概20分钟左右。例如临床上常用大提琴独奏曲《天鹅》来辅助降血压。我的研究团队曾在音乐治疗的演示大会上进行测试,高血压患者在现场接受20多分钟的音乐治疗后,血压平均下降了20毫米汞柱。

 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“五音入五脏”,指的都是单音,我们现在的音乐治疗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,强调的是调式,即五声调式养五脏。
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
音乐也能治病?妙用五音养五脏

  角调式音乐养肝。

  “肝属木,在音为角,在志为怒。”木的特性是柔顺、舒展、向上生发,对应柔美舒畅的角音,因此角调式音乐如春天般充满生机,令人愉悦,典型的乐曲是《莫愁啊莫愁》。肝气旺盛容易急躁、发怒的人,以及肝气郁结爱生气、常叹气的人,女性常常伴随乳房胀痛等症状,听这类音乐可以起到疏肝解郁、调和肝气的作用。

  徵调式音乐养心。

  “心属火,在音为徵,在志为喜。”火的特性是跳跃的、升腾的,对应风格明快、轻松活泼的徵音。徵调式音乐的特点是欢快喜悦、烘托出喜庆的氛围,典型的乐曲如《春节序曲》。传统的广东音乐大多属于这类风格,最具代表性的乐曲是《步步高》。此外,大部分儿童歌曲也属于徵调式音乐,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。因此,心阳不振的人,如冠心病患者,存在胸闷、面色紫暗,容易怕冷等症状,可以通过听徵调式音乐来激发阳气,改善心阳虚的症状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