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美食秀 >

茶道文化 功夫茶源流文化(2)

2016-10-14 16:30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
据彭光斗《闽琐记》,1766年他途经龙溪,一位当地老人招待他品茗:盏绝小,仅供一啜。然甫下咽,即沁透心脾。叩之,乃真武夷也。 袁枚《随园食单》

  据彭光斗《闽琐记》,1766年他途经龙溪,一位当地老人招待他品茗:“盏绝小,仅供一啜。然甫下咽,即沁透心脾。叩之,乃真武夷也。”

  袁枚《随园食单》谈他在武夷山品茗的经验:“丙午(1786)秋,余游武夷幔亭峰、天游寺诸处,僧道争以茶献。杯小如胡桃,壶小如香椽,每斟无一两。上口不忍遽咽,先嗅其香,再试其味,缓缓品味而关心之。”

  上述三则史料,按照描写,为工夫茶无疑。最早明确提到“时光茶”艺的,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俞蛟,他在《梦厂杂著·潮嘉风月记》中说:“时光茶烹治之法,本诸陆羽《茶经》,而器具更为精美。”他具体描写了潮州喝工夫茶的要领,称要用紫砂壶,小杯,崇尚武夷茶等等。风习一如漳州和武夷山。

  厦门的史料呈现较迟。1832年编修的《厦门志·风尚记》云:“俗好啜茶。器具精小,壶必曰孟公壶,杯必曰若琛杯。茶叶重一两,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。文火煎之,如啜酒然。以饷客,客必辨其香味而细啜之,否则相为嗤笑。名曰时光茶,或曰君谟茶之讹。彼夸此竟,遂有斗茶之举。有其癖者,不能自制。甚有士子终岁课读,所入不敷以供茶费。”品茗让人破产,在中国只有工夫茶有这般工夫。身居厦门,我也经常叹息品茗大不易。

 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《闽杂记》也说:“漳泉各属,俗尚工夫茶。茶具良好,壶有小如胡桃者,曰孟公壶,杯极小者名若琛杯。茶以武夷小种为尚,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。” (图片来历:视觉中国)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