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美食秀 >

食物开口“说话”很重要(4)

2015-12-25 01:08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
解读:果蔬和薯类食物中天生存在酚氧化酶和多酚类物质,如遇氧气就会发生酶促褐变,生成有色的醌类物质。醌类物质能够相互聚合,使颜色变深。虽不

  解读:果蔬和薯类食物中天生存在“酚氧化酶”和“多酚类物质”,如遇氧气就会发生“酶促褐变”,生成有色的“醌类物质”。醌类物质能够相互聚合,使颜色变深。虽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,但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,还伴随着维C的损失。

  要想避免此反应,榨汁前应先用沸水烫一下原料,使酚氧化酶失活,或榨汁时加一片维C,土豆、藕片切后如不能马上烹调,应放入滴了醋的水里。

  7号食物紫甘蓝

  画外音:泡温泉也会掉色,妈妈告诉我是因为花青素遇碱变蓝。

  解读:草莓、紫甘蓝、紫薯、紫米等食物富含花青素,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,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。花青素在酸性下呈红色,碱性下通常会变蓝,北方的水一般呈弱碱性。
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
  这些变色都很正常,可放心食用,但一般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,稍微加点醋,紫甘蓝颜色会更红艳。

  8号食物牛奶

  画外音:我被加热出现絮状物整个人都不好了,表示我已经变质。

  解读:牛奶加热后出现絮状物,有以下两种原因。第一,牛奶中存在的某些蛋白酶改变了牛奶中蛋白质的结构,从而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,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变性和凝结。这样的牛奶虽然没过保质期,但也不建议饮用。

  第二,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增殖导致牛奶的酸度发生变化,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,从而出现絮状物。总之,加热后有絮状物的牛奶不建议饮用。

  吃东西时,你有没有想过食物的心情?原来食物们私下也会“说话”,每一种食物都曝出了自己的私房照,料有点多,吃不完,欢迎打包走! (图片来源:CFP)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