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和食物过敏不是一回事
即便症状上有一些相似,但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并不是一回事,二者的发病机制并不一样。食物不耐受与身体的免疫系统没关系,它只是身体出现的不良反应。
王良录教授举例,就拿海鲜来说,真正过敏的人哪怕只喝了一点汤,闻了一点味道,身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,吃再新鲜的都不行。
而食物不耐受是,其实只要吃新鲜的,刚从海里捕捞回来的、活的海鲜,再控制好数量,大部分人是不会耐受不良的。王教授解释,之所以不耐受,往往是因为海鲜不新鲜了,蛋白分解产生了组胺、酪胺和一些血管活性胺,是它们让人吃后产生了痒的感觉。
另外从检测上来说,食物过敏者可以通过病史、皮肤测验、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,由医生综合判断进行诊疗。
一些医院和体检机构称用来检测食物的特异性IgG,可以检测食物不耐受,并以此为依据让患者进行食物轮替或规避。但王教授明确表示,目前食物的耐受机制本身就不清楚,不同食物的耐受机制也不同,国外指南明确说明,食物的特异性IgG不能用来诊断食物不耐受,这种检测并不为学术界所认可。目前只能根据患者病史、医生的临床经验、掌握的知识来判断患者情况。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不耐受不等于完全不能吃
让身体耐受不良的食物这辈子真就碰不得了?王良录教授告诉我们,并不是这样。
之所以常常听有些人说“我不能吃这个”、“我过敏”,一方面是这种食物确实让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,这主要是没掌握好吃法或量的原因;另一方面,则是受到了来自医生与自我心理的误导。不是变态反应科专业的医生,可能会在诊断时将关联性不强的症状相对应,告诉患者禁食。而患者在食用时也会主观地认为自己吃不了,由心理导致身体上的不适。
事实上,喝了牛奶就不舒服的人,可以少喝或者喝酸奶,喝真正经过发酵的酸奶,不是勾兑的乳酸饮料。喜欢吃海鲜的人,一定记住要吃新鲜的,同时也要掌握好食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