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治疗心律失常
音乐的曲调、节奏、旋律、响度不同,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、镇静、止痛和降压等作用。因此,作为治疗性的乐曲,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。音乐治疗机理之一就是音乐可以改变人类的情绪和行为。音乐所引起的情绪随乐调、节奏、旋律、节奏、布局、谐声及音色等因素而异。每个乐调都可表现一种特殊情绪,不同曲调、节奏、旋律、谐声引起的生理效应是不同的。国外学者研究发现:快速和愉快的乐曲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;音调和谐,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以使呼吸平稳;音乐优美的歌曲或悦耳动听的器乐曲可以调节植物神经,使大脑得到休息,帮助人们解除疲劳。
因此,音乐治疗的配方选曲极为重要。音乐处方亦应根据不同疾病及患者的民族、地区、文化程度、爱好情趣、欣赏水平、性格因素等来确定,且不宜长时间单用一曲,以免久听生厌,而应选择情调、节奏、旋律等方面和谐、协调的多支乐曲。
心律失常患者大致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及缓慢型心律失常。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选用情调悠扬、节奏徐缓、旋律清逸高雅、风格娟秀的古典乐曲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为好。对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则应选用情调欢悦、节奏明快、旋律流畅、音色优美的乐曲或歌曲。
四、轻松的音乐有益于糖尿病患者
轻松悠扬的乐曲可以使人心境趋于平静,消除烦恼,这样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克服胰岛素抵抗,增加受体的敏感性。因为胰岛素的抵抗因子有五羟色氨、肾上腺素、儿茶酚胺等,都是在应激状态或情绪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,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摆脱这些不良心态最好的办法。欢快的音乐令人精神焕发,可以调动机体各部位的活力,使之处于最佳状态,改善全身代谢,降低血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