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很多网友调侃南北方冬天的状态:“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,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”。进入冬天,北方开始供暖,让本就干燥的冬天雪上加霜,很多人因此出现口干、舌燥、嘴唇干裂、出血、皮肤干涩、咽喉干痛、尿少便秘等情况。因此,冬季防燥必不可少,而要想防燥,则需做到内外兼修,效果才好。
内要补水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指出,干燥的冬季,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。因此,及时补足水分是防燥的关键。补水,一是要足量喝水,二是通过合理安排饮食来补。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一是水补。要特别注意科学饮水,少量多次,喝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。一夜的睡眠会丢失不少水分,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。早餐前可以来杯蜂蜜水,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。上班时间,茶水是不错的选择,绿茶、红茶……具体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,既可以补充水分,又可以心情舒畅地开始一天的工作。晚上在床头放一个保温杯,如果需要随时可以补充水分。
二是食补。食物是水分的第二大来源,蔬菜水果中含有70%-80%以上的水分,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能增强机体免疫力,对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,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防止便秘。最好能做到顿顿蔬菜、天天水果。
除了蔬菜水果,粥、汤也是“食”补的良好途径。大米、小米粥、杂粮粥等,不仅能补充水分,还可以补充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营养素。银耳莲子汤、排骨莲藕汤等煲汤也都可以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