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把皮肤挠出“记忆”
当我们因为痒而不计代价地抓挠皮肤时,坚硬的手指甲就如同锋利的铲刀,伤害着我们薄嫩的皮肤表面。随着我们抓挠力度加大,表皮层被剥脱掉,鲜红的真皮层裸露在外,真皮层的细小毛细血管破裂出血,皮肤上形成我们肉眼看到的一道道抓痕。此时,不但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消失,而且从真皮毛细血管内渗出的血清蛋白,成为细菌、真菌等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,附着在上面的大量细菌使我们的皮肤发生感染,出现炎症反应。这种炎症反应会刺激真皮内细小的神经纤维,让我们产生痒和痛的感觉。
那些脱落的表皮细胞、毛细血管壁细胞、血清等这些自体组织蛋白,与细菌结合后形成了抗原性物质。这种自体抗原通过真皮层毛细血管吸收入血液后,激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,导致出现红色皮疹,加重皮肤瘙痒,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“自体敏感性反应”。于是乎,皮肤会牢牢“记住”这种“痒”的感觉,皮肤病就此上身。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降温让皮肤“失忆”
那么,当我们皮肤出现瘙痒的时候究竟该怎么办呢?首先,对那些因为疾病而导致的皮肤瘙痒,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防止或者减轻毒素透过皮肤时的侵害。对那些外界刺激导致的皮肤瘙痒,挠几下,如果痒的感觉消失了,也就不用过多理会,但千万别没完没了地抓挠。正确的方法是对症治疗,尽快消除那种令人抓心挠肝的痒痒的感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