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baby秀 >

网上育儿知识鱼龙混杂 这些常识有的妈不知道

2015-12-24 12:33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
自从有了宝宝后,王女士经常上网查询育儿知识。网络上的信息丰富,但也鱼龙混杂。

王女士看到网友提出的很多问题,非常感兴趣,但可惜这些问题也大多是网友在回答,答案正确与否,王女士无从判断。

根据王女士提出的多个问题,以及网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育儿问题,记者特别邀请了丰台妇幼保健院陈艳杰医生、北京新妈妈月子中心负责人潘昕、北京儿童医院刘翠英医生三位专业人士进行解读。希望专业人士的答案对于王女士这样的新妈妈有所帮助,让新妈妈避开很多误区。

误区一

奶水太稀 宝宝吃不饱?

陈艳杰医生:我们看到清淡的奶是“前奶”,成分大部分是水分,可以给宝宝解渴,母乳喂养的孩子也因此不需要额外喝水。另外前奶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。宝宝越吃,母乳越浓,到最后,会分泌奶油一样的“后奶”,可以给宝宝解饿,后奶的脂肪含量较高。

正确做法:母乳喂养,只要妈妈奶水充足,不用担心宝宝吃不饱。但一定要保证宝宝吃空一侧乳房,再吃另一侧。这样孩子“前奶”和“后奶”都能摄入到,营养才能均衡。

误区二

总担心孩子吃不饱,

一哭就喂奶

陈艳杰医生:孩子的哭是有很多种原因的,可能是冷了、热了、困了、拉大便了、不舒服了,不一定是饿了。

如果长期一哭就喂奶,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撑大,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了隐患。另外,一哭就喂奶,小月龄婴儿还会出现呛奶等不适症,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。

正确做法:根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,形成有规律的喂奶时间。

误区三

母乳6个月以后

就没有营养?

陈艳杰医生:迄今为止,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说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。母乳的营养是任何其他物质都无法代替的,没有人说它的营养不好。

只是母乳从4个月开始,它的保护性抗体有所减退,但就营养价值而言,其它奶制品仍无法与母乳抗衡。

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,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,满足宝宝的需求。

正确做法: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6个月。在6个月以内,母乳可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。6个月之后,可逐步给婴儿加辅食,但至少母乳喂养至1周岁,最好能母乳喂养至2周岁。

误区四

剃胎发使头发更多?

潘昕:有的婴儿一生下来,胎发就非常黑。但也有的婴儿胎发比较稀疏。新生儿胎发到三四个月时会自然脱落。孩子将来的毛发状况是跟遗传、营养状况相关,跟剃胎发关系不大。

正确做法:剃不剃胎发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,如果胎发过于茂盛,不利于清洁,可在满月后适当剃发。但一定要注意保护婴儿的囟门。

误区五

孩子发烧了,用酒精擦身

可降温、捂汗能退烧?

潘昕:对婴儿,擦身降温最好不用酒精。因为孩子的皮肤很嫩,酒精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。

陈艳杰:孩子如果发烧了,多穿捂汗的方法极易造成“捂热综合症”,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。

正确做法:孩子发烧了,38.5摄氏度以下,物理降温为主。孩子发烧时,应少穿盖,千万不要捂。孩子病情发展变化快,要及时看病,遵医嘱。

误区六

绝对不给宝宝开空调

刘翠英:夏天气候炎热,儿童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较差,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、脱水。高温还可能导致痱子、湿疹这些皮肤炎症。

正确做法:孩子可以合理用空调。但使用前,一定要清洗空调滤网,可以将空调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,且排风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。当然,也不建议一天到晚都使用空调。

误区七

婴儿白天睡觉也拉窗帘

刘翠英:一些父母从月子里开始白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,来保证孩子有一个完全黑暗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,但在新生儿阶段,这样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宝宝建立昼夜周期。

陈艳杰:婴儿的睡眠不像我们成人那么有规律,白天也可能睡觉,但没有婴儿睡觉必须拉窗帘这种说法。

正确做法: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,建议在白天尽量不要拉上窗帘,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。

误区八

过早让孩子学走路

用学步车

陈艳杰:让孩子过早学走路,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腿部发育,形成O形腿。过早使用学步车,对孩子的膝关节发育不利,对孩子的方位感、距离感、空间感的培育,也都有不好影响。

正确做法:要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走路。

误区九

打呼噜说明

宝宝睡得香?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